初級工標準
一、應知:
1. 各種原料性質及其質量、配比對生產的影響。
2. 本部門的生產工藝流程,工藝原理及化學反應方程式。
3. 本崗位的工藝指標制定依據,崗位之間的聯系及相互影響因素,本崗位的作用。
4. 本崗位主要設備的構造、材質要求、性能、使用原理及維護知識。
5. 本崗位不正常現象和事故產生的原因及預防處理的常識。
6. 本崗位儀表的一般性能、使用及維護知識。
7. 能經常學習掌握與本崗位相關的新技術、新工藝、先進的操作方法及有關理論知識。
二、應會:
1. 正確熟練地掌握本崗位操作,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并能按崗位操作法進行各崗位的一般操作和開、停車。
2. 在本崗位各種不正常的情況下和處理事故中(如壓力低、不上料、配比不正確、跑料以及臨時性斷停汽、水、電事故等)正確地調節和處理,控制操作技術指標(濃度、物料配比、消耗、質量等)在允許的范圍內,盡快保持生產穩定。
3. 正確記錄,計算產量和消耗定額。
4. 正確使用和鑒別(電流、電壓、溫度表、壓力表、真空表等)儀表是否正常。
5. 節約使用原料和輔助材料,保證均衡完成各項定額指標。
6. 能按規定正確進行設備的定期注油、清潔等維護保養,巡回檢查,并能進行一般小修理工作。(如在本崗位所屬范圍內的水暖件及其他易損件等)。
7. 能繪制本崗位生產流程圖和本崗位設備示意圖。
8. 在本工種的化工專業知識方面具有相當于技校的水平。
中級工標準
一、應知:
1. 本部門全部生產過程,通曉本部門操作原理。
2. 原料質量、配比等方面的波動對產品的質量、消耗的影響及本產品在應用方面對質量技術的要求。
3. 本部門全部設備構造、性能、特點、操作條件及備件(如膠管、閥門、儀表等)的質量規格,修理方法與技術要求。
4. 本部門儀表的一般使用常識和維護知識。
5. 各崗位之間以及與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及相互影響因素。
6. 本部門緊急停車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二、應會:
1. 在本崗位各種復雜情況下能熟練地進行調節、控制技術指標在先進范圍內,保持生產良好。
2. 能勝任各崗位操作,會組織本部門系統開、停車。
3. 對設備的維護保養,延長設備檢修間隔期,預防和消除跑、冒、滴、漏現象,具有二級管鉗工的修理水平。
4. 根據操作情況,判斷不正常現象及原因,正確處理本部門緊急事故(突然停電、斷水、斷汽、設備發生故障等)。
5. 組織領導本部門各種靜止設備(反應器、換熱器、貯罐等)的年度大修和修后驗收試車及系統開、停車的工作。
6. 繪制本部門帶控制點的工藝流程圖和設備示意圖。
7. 具有組織領導本部門生產的能力。
8. 分析生產情況,提出改進生產的合理化建議。
9. 會班組經濟核算。
10. 在本產品化工專業知識方面具有相當于中專水平。
高級工標準
一、應知:
1. 通曉本部門生產過程及原理,技術控制指標制訂的依據和意義。
2. 對產品生產有關影響因素及理由。
3. 有關化工、機電、儀表一般技術理論和產品生產用原料及中控分析的基本原理。
4. 本部門全部生產過程的主要設備的材質、構造、性能、作用及各項設備的檢修間隔期,修理內容和拆裝修理的技術要求。
5. 能了解國內外與產品生產有關的新技術、新工藝、先進的操作方法及有關理論知識。
二、應會
1. 通過化驗數據儀表顯示和操作情況,正確判斷生產變化情況,熟練地控制技術指標在先進范圍內,做到優質、高產、低耗。
2. 及時發現并消除事故隱患,正確處理本部門重大事故,分析、判斷事故發生的原因,并對所管的設備,在運行與使用中所發生的一切不正常情況下提出能否繼續運行和使用,正確指出修理部位,提出預防措施。
3. 組織指導本部門全部大修工作(機械傳動設備除外)。
4. 組織指導新建同類裝置的試車、驗收、開工和正常生產工作。
5. 本部門的基本工藝計算(原料配比、物料衡算、熱量衡算、收率等)。
6. 繪制本部門全部設備簡圖,一般零件草圖,參閱復雜蘭圖。
7. 經常研究本產品生產技術,對生產裝置的革新、改造、挖潛,改進產品質量,降低消耗,綜合利用,工業衛生等方面提出建設性意見,并能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和先進技術。
8. 在本產品化工專業知識方面具有相當于中專以上的水平。